4月10日, 全网上线的 广州文化大片《广府的乡愁》
(资料图片)
带我们走进一场花地花开的浪漫与辉煌
花地湾生活馆,赞158
文化大咖齐聚花地湾生活馆
开启一场中华文脉溯源盛宴
“我不认为把这些文物锁在库房里面死看硬守,就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它们应该重回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呵护,让人们体会它们的魅力,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受到保护的文物才会更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单霁翔
在文化中,我们传承过去,照见未来。民族的坐标由此确立,国家的性格由此鲜明。响应广州高质量发展号召,回应岭南文化传承与保护命题,实现以文融城、以文兴城的城市战略。
2023年4月15日下午3-6点, 将在广州花地湾生活馆举行 “中华文脉溯源高端对话” 将由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丝绸、茶叶和陶瓷等传统文化遗产三大翘楚的三大国字号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和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掌门人聚首一堂,将深入探讨古代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更深刻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
扫码参与活动
还有机会获得伴手礼噢
(图片仅供示意,礼品以实际领取为准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4月7日,一条“谢谢你,广州,法中友谊万岁”在推特登上热搜。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州猎德大桥写下的激动心声,并分享了24秒的视频,向全世界展示珠江夜景之美。两座穿越千年的人文之城,在百年后,又一次友好握手。
两座跨越东西的人文之城,最早的友谊,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期。据资料考证,1806年,嘉庆十一年,英国胡姆爵士从花地苗圃带着朱红、粉、香水、黄色月季四个品种辗转经印度回到欧洲。虽然蔷薇花众多,但能四季开花的却只有中国月季,在国际上被称作中国蔷薇。欧洲精湛的园艺师把这些珍贵的中国月季和欧洲本土的蔷薇杂交,遂令一年只有两次花期的玫瑰,诞育了连续开花的后代,精心培育出成千上万个园艺品种。
胡姆爵士把这四个品种引进英国后,英法就开战了(拿破仑战争)。为了将这批珍贵的月季安全地从英国运送到法国,约瑟芬公主为负责运送的约翰·肯尼迪开了一张特别通行证,专门用来运送月季。娇艳的月季花由当时威震世界的英国海军护送至法国,送到拿破仑妻子约瑟芬手中。这批名贵的中国月季经园艺家之手和欧洲蔷薇杂交、选种、培育,产生了波特兰玫瑰、茶香玫瑰等众多新的种系。 一段由月季花开启的中法友谊,从花地湾所在的荔湾开始。
荔湾,中国给世界的花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眼。
很久以前,这里群花盛放,
不分男女老幼,戴花上街头。
1000年前,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源
前往斯里兰卡的中国之花在这里登岸。
500年前,花农泛舟河上,
南来北往的游人在这里感叹绵延九里的花田。
100年前,这里的海上贸易航线进一步拓展,
广州花市的名字第一次在“广州四市”里出现。
50年前,这里有绵延十一公里的花田,
也有鲜花围簇下中国近代南方城市的安逸、
闲适的人间烟火。
30年前,世界最大的花鸟鱼虫市场在这里诞生,
承载几代人的花城记忆,
写就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风貌。
穿越千年,写不尽的花城故事,道不尽的辉煌浪漫。
花船过河,摇橹摆桨,一抬首,便是圆的门、圆的窗。
岭南园林中的弧形拱门与满洲窗,柔和的曲线条写尽广州人骨子里的包容开放。圆融万物、平实豁达,这是通贸世界的千年商都,应有的气质。
秦汉时,荔湾已有码头连通海内外。唐宋年间,白鹅潭已成广州古代对外通商口岸。明代设有怀远驿,清代设有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三行独揽中国海上对外贸易经营权。上下九步行街,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辉煌时期,“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的场面,至今仍传为美谈。
敢于行贸世界的广州人,在自家的后花园,用向西方习来的红、黄、蓝、绿……彩色琉璃,和东方传下的曲曲直直的木制棂条,打造出独属岭南的“满洲窗”。怀着融合、创新的精神,在窗后檐下,与世界对话。
西关骑楼图
时间一直在赶路,以至于一个世纪, 都仿若闭眼瞬息而过。所以,当视线定格西关骑楼的那一朵惊艳之“花”,百年前的“东山”与“西关”,又一次映入眼帘。
欧陆风情建筑群
在老广心里,真正的贵族名媛在荔湾和越秀,也就是旧时所称的“西关小姐,东山少爷”。
被称为“西关遗少”的梁基永,曾在《岭南草木状》写过记忆中的老屋:“高高低低地放了许多花盆,其中一盆稍大的,约有脸盆大小,晚清的石湾陶窑,斑驳的白色釉上隐约的冬瓜色绿斑点,经历风雨之后更像经霜的冬瓜一般可爱。”寥寥几笔就将西关人老派和淡然的生活韵味带出。
仁威庙图
旧日已去,来日已来,“西关”也早已改称“荔湾”。“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胜景犹在,而“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故事,仍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旧街巷陌、西关风情的骑楼大屋、恩宁路一带散落的祠堂古迹,荔湾湖公园一河两岸边上... ...还能传来悠扬的粤曲里,口口相传。
华林寺图
从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荔湾大戏台到陈家祠的聚贤堂,再到永庆坊的李小龙祖居。从铜捞铜煲的手锤火炼,到粤绣粤曲的流光溢彩、唱腔咿呀……荔湾,是广州文化的最大收藏家。
这里,收藏着最多的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嵌瓷、剪纸、抽纱……这里,收藏着最正的广式烟火:叹杯啡,吃早茶,恩宁雪糕行和花鸟鱼虫市场承包三代广州人的童年梦想。这里,收藏着最年轻的花地浪漫与辉煌:滑板吉他架子鼓,荔湾的新一代正在发出年轻的声音。
在这座2000万的国际大都市,荔湾,有无数人的记忆,更有无数人的期待。
此刻,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当下,从过去望向未来。更深刻的懂得,千年的荣光从未在这片中心热土散去。在这里,广州从花地变花城。在这里,广州从中国向世界。一代一代广州人从这里走出,在五湖四海,有了新名字新面孔,但仍旧忘不了这里的一盅两件、花街花市。
如今,沿着千年花地的足迹,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万科规划打造1平方公里万汇天地 ,提笔续写永不落幕的花地浪漫与辉煌,成就广州新中心。15分钟的立体森林都会,一座面向未来的中心大城,正拔地而起。
左右滑动查看示意图 最终以实际批准建设为准
花地湾生活馆,或将成为荔湾人的文化生活中心。未来蓝图中,花地花轴、水廊花埭、天空花麓,将是整个万汇天地的公共生态空间。正如马尔克斯所叙述的那样: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时间沉淀的荔湾风情,是广州人永恒的梦想,童年的回忆,身后的乡愁,将随着万汇天地的复苏与新生,在城市的生长中,重新刻入新一代广州人的血脉, 成为他们心中的老广州,广州的新中心。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